印象康保
這里天藍、地綠、水凈、氣爽,是旅游度假、避暑納涼、休閑養老的理想之地。
這里“金長城”遺址東西橫貫全境,國家非遺二人臺曲調悠揚高亢。
這里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碧波蕩漾,湖面上遺鷗盤旋,康巴諾爾湖為遺鷗提供了棲身之所,康巴諾爾也因遺鷗而聞名。
綠色農業新發展
康保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潔凈清新,森林覆蓋率為33.8%,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天數常年保持在320天以上,負氧離子濃度達3300個/立方厘米,是遠離霧霾和污染的“天然氧吧”和“洗肺圣地”,并且擁有優質上乘的水源。域內土地資源豐富,擁有耕地145萬畝、林地189萬畝、草場142萬畝。并且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空氣、水源、土地無污染,具備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優質農畜產品的環境條件,是“中國雜糧雜豆之鄉”、“中國口蘑之鄉”、“河北馬鈴薯之鄉”、“河北蔬菜之鄉”,也是京津地區高端綠色農副產品重要供給基地,康??嗖?、胡麻油等6個品牌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近年來,康??h依托空氣、土壤、水源無污染的生態優勢,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中藥材種植園區,依托藥企或中藥材科研機構,制定規范、綠色、可持續的種植方案,大力發展壩上生長的中藥材。
生態變好遺鷗來
康??h是河北省唯一無地上河流的縣,卻擁有一處美麗的天然湖泊,遙望宛若鑲嵌在高原上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碧波蕩漾、熠熠生輝,這就是聲名鵲起的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占地368公頃的康巴諾爾湖濕地公園坐落于康??h城南緣。這一處生態系統保護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濕地,伴有部分沼澤濕地。
目前,康巴諾爾湖濕地公園的濕地面積達3300多畝,水域廣闊,清澈見底,周遭百花爭艷,吸引著眾多水鳥在此繁衍生息。遺鷗、黑鸛、東方白鸛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大天鵝、灰鶴等近2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棲息繁殖,目前康巴諾爾濕地公園共有野生植物90種,鳥類146種以及10萬多只水鳥。特別是世界瀕危物種遺鷗,每年4月中旬至8月底,大批遺鷗陸續飛抵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棲息繁衍,9月逐步飛離。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在此繁殖的遺鷗數量逐年增加。
2021年,經當地遺鷗保護協會調查數據匯總,康保境內共有8800余只遺鷗在此湖繁殖,是目前遺鷗全球范圍內的最大繁殖地,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于2017年6月正式授予康??h為“中國遺鷗之鄉”稱號。
文化交融底蘊厚
康保歷史上屬遼金滿蒙民族游牧之地,形成了“馬背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民俗風情和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孕育了康保人民秀內慧中、勤勞淳樸、誠信直爽的個性??当2粌H有“金長城”遺址東西橫貫全境,還有東路二人臺聞名全國。
康保二人臺是不僅是康保最靚麗的文化名片,也是張家口乃至河北的瑰寶。二人臺主要盛行于晉、蒙、陜、冀四省,在河北省又以張家口地區為主,它來自民間,反映群眾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曲調高亢激昂,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鄉土氣息濃郁。
康保作為東路二人臺發源地,歷經一代代民間藝術家的辛勤培育,康保二人臺現形成了劇情貼近現實,風趣幽默;曲調悠揚高亢,行云流水;舞蹈豪放憨厚,跳躍活潑等諸多藝術特點。
2006年,“康保二人臺”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康??h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二人臺藝術之鄉”。
清潔能源聚集地
康保境內主風向穩定,全年有效風速時數近8000小時,可建設500萬千瓦大型風電場。年日照時數達3100小時,是河北省光照時間最長的縣,僅次于青藏高原,具備780萬千瓦光伏發電能力。
鴻蒙新能源2019年取得省發改委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計劃,2021年以來已完成120萬千瓦光伏、15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備案核準、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京能、三峽新能源等風光電項目總規模將超400萬千瓦。
目前康??h風光電獲批683萬千瓦,并網總規模達到218萬千瓦,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創建的“一改三全五轉變”光伏扶貧新模式,榮獲第二屆中國產業扶貧十大優秀案例獎。
康保檔案
康??h位于張家口壩上最西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平均海拔1450米,是河北省唯一沒有地上河流的縣,縣域總面積3365平方公里,轄7鎮8鄉326個行政村,總人口27萬,農業人口24.4萬。(李林潔 劉雅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