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張家口沽源縣緊緊圍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標要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核心作用,激發組織活力、深挖人才資源、服務產業大局,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產業發展互融互促、同頻共振,扛紅旗、當先鋒合力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強化頭雁領航,打造鄉村產業振興“主引擎”。沽源縣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黨員、駐村干部等基層工作力量,合力助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書記帶頭選、群眾跟著干”的工作思路,發揮村黨組織書記帶頭示范作用,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發展。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產業發展我先行”活動,在各村形成黨員帶頭示范、群眾參與連片發展態勢。小河子鄉迎春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種植生菜、西蘭花、小甘藍等特色蔬菜2000余畝,2021年全村人均增收翻一番。以駐村工作隊調整為契機,將13個后盾作用強、幫扶能力強的駐村工作隊調整到村黨組織戰斗力強的村進行“強強聯合”,合力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發揮組織優勢,筑牢鄉村產業振興“硬支撐”。持續發揮村黨組織、協會組織、經濟組織引領發展、橋梁紐帶以及互促互進作用,齊心協力投身鄉村產業發展。按照“產業化富民”要求,在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帶領下,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工程,有序推進示范村建設,全縣113個村達到有明確發展思路、有優勢特色產業、有示范帶動項目、有致富引領能人、有穩定村集體經濟收入“五個有”標準,打造一村一品“黨建+”項目98個。針對縣域特色種植產業,成立蔬菜、土豆、架豆、燕麥、藜麥5個協會組織,發揮引進政府扶持資金、打通市場銷路、服務種植農戶等橋梁作用。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在集體資產經營與管理、資源開發與利用、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積極探索集聚資源、產銷融合發展新模式。
實施人才引育,建強鄉村振興產業“生力軍”。沽源縣用好精尖人才、縣域人才、鄉土人才三根柱子,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引進精尖人才,與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圓圓藜麥課題組合作,共引進藜麥品種900余個,育種藜麥30余畝,為全縣藜麥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質種源。借助中國農業大學與河北農業大學等專業人才力量,推動全縣架豆增產10%,資源效率利用提升30%,經濟增收提升50%。用好縣域人才,按照“基層點菜、專家接單”的模式,高標準實施縣域專家基層一線幫扶工程,每年選派百余名縣域專家到基層一線開展指導,全面實現鄉村科技指導培訓全覆蓋。培育鄉土人才,構建“黨建+鄉土人才+產業發展”模式,按照思想有境界、投資有實力、經營有能力的“三有”標準,從農村各類能人中擇優選出340余名鄉賢能人,通過技能培訓、結對幫帶、落實扶持政策、開展田間課堂等措施,培養了村級發展帶頭人隊伍。(記者 王映華 通訊員 梁志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