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口橋西區明德南街街道辦事處元臺子社區,有一對“夫妻檔”志愿者,盡管他們在同一小區展開防疫工作,卻鮮有見面的機會。
丈夫裴東明,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元臺子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區后,他只得居家。10月10日,他作為基層黨員下沉社區投身防疫工作。
妻子安宇林,原在帝達購物中心上班,現在在家?!懊看位貋?,丈夫都跟我說,社區防疫缺人手,而小區微信群里也常發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于是,我萌生了當一名志愿者的想法,為社區防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卑灿盍指嬖V記者。
10月13日,安宇林報名參加社區志愿者。次日,元臺子社區就多了一名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每天早上,裴東明夫婦一同出門,7時準時到達社區。
第一天的志愿者工作讓安宇林記憶深刻?!霸诤怂釞z測管上貼二維碼、打掃室內衛生、收送核酸檢測管?!彼f道。安宇林工作的地方沒有暖氣,室內十分陰冷,她的背、腰疼得厲害,但她始終沒吭一聲。
元臺子社區分為元臺子北小區、元臺子小區和元臺子125號院。裴東明的工作崗位在元臺子北小區;安宇林則在125號院。丈夫在核酸檢測隊伍前維持秩序、提著藥箱沿路消殺;安宇林手持喇叭通知居民做核酸,由于是老小區,居民居住分散,她要保障不落下一戶居民。
11月26日下午4時,安宇林接到通知,為社區居民發放蔬菜。從大車上將蔬菜運下來,然后裝到小車上,再推上小車按樓棟、單元,將菜包一一分發給居民,一直發放到晚10時,忙碌了大半天,由于天冷,社區送來的盒飯都不熱了。
踏著星光回到家中,已是晚23時,看著妻子一臉疲憊,裴東明心疼地說:“明天歇一歇吧!”“那怎么行,菜還沒有發完呢?”安宇林倔強地回答。次日上午10時,她又投入到菜包的發放中。社區孤寡老人下不了樓,她就將菜包送上樓,當老人們接過菜包、連連感謝時,安宇林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記者 魏民 通訊員 高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