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日前,張家口市委編辦扎實推進“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扛紅旗、當先鋒”活動向縱深發展,并將活動與機構編制工作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持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蓄力優化營商環境。以機構編制“源頭活水”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
創新基層管理模式。我市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和“空心村”治理任務最重的地區,多次深入張北縣、康??h、沽源縣、尚義縣等實地調研,堅持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主動跟進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對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和“空心村”治理集中安置區創新管理方法。成立集中安置區管理機構。在康??h、尚義縣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成立了康??h怡安康城黨工委、管委會和尚義縣惠民安置區黨工委、管委會,每個管理機構分別設置黨政綜合辦公室、黨建工作辦公室、社區建設和物業監督管理辦公室、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綜合服務中心5個工作機構。通過在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創新設置管理機構,有效提高了集中安置區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設置社區建設和物業監督管理辦公室。結合鄉鎮工作需要,全市安置區成立社區的鄉鎮全部增設或掛牌設置了社區和物業監督管理辦公室,并賦予職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更加完善合理的體制機制保障。
突出需求導向統籌編制。因地制宜提出“統籌使用、動態調整,循環補充、保證重點”的工作思路,制定出臺了《張家口市事業編制周轉池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市跨層級、分系統建立起3個事業編制周轉池。在此基礎上,著力用好統籌使用的“致勝招”,堅持把編制使用效益最大化作為配置資源的重要標準,對周轉池編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優先向重點領域、中心工作和任務繁重的單位傾斜,做到定向“精準投放”。一年來,先后圍繞引進“碩博”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用編352名。
全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全市中心工作,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持續優化體制機制,調整職能資源配置,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貢獻了編辦力量。通過積極爭跑,全市規范整合省級以上開發區管理機構16個,為我市新增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分園正處級,康保、尚義、陽原3個副處級開發區管理機構。各開發區均設置了紀檢監察工作委員會,通過科學設置開發區管理機構、明晰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職能、理順職責關系,全面提升了我市開發區發展活力和承載力;市縣兩級商務部門全部加掛投資促進局牌子,承擔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工作職責。借鑒北京市做法設立了張家口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主要負責后奧運遺產的開發利用,為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構編制保障。(記者 鄭媛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