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交通銀行張家口分行提醒金融消費者要警惕 “人臉識別” 的風險, 要做到 “人臉識別有了解, 生物信息應保護, 手機操作莫予人”, 讓人臉識別技術真正便民、 利民、 護民。
人臉識別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被廣泛運用于金融領域, 主要作用是實現在線身份認證。 目前, 人臉識別技術主要采用活體檢測手段, 比如要求消費者使用搖頭、 張嘴、 點頭等動作, 比對是否為消費者本人使用產品。 人臉識別具有無需接觸、 易采集、 易操作等特點, 能夠方便金融消費者遠程購買金融產品、 享受金融服務。 一些必須到銀行保險機構營業網點現場辦理的業務, 現在也可以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情況下遠程辦理。
金融消費者應當要像保護身份證一樣保護好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 消費者如果遇到一些 “拍照”場景有搖頭、 張嘴等特殊動作要求的情況, 就應該提高警惕, 看清屏幕中是“拍照” 還是 “人臉識別”。 尤其要提醒老年人不輕易配合他人“自拍”。
在公共場所避免連接免費的、 無密碼的 WIFI熱點, 使用公共場所WIFI 熱點時, 不要進行網上購物、 網銀轉賬等操作, 尤其是刷臉支付, 盡量避免登錄手機銀行等APP的個人賬戶, 不要進行輸入密碼、 填寫身份證號、 人臉認證等涉及到個人敏感信息的操作, 以免泄露。
交行工作人員提醒,切勿出借賬號、 身份證給他人使用。 尤其是在支付、 轉賬等操作時, 切勿把手機授予他人操作, 或告知他人銀行卡賬號密碼和短信驗證碼。 一旦發現被騙, 可以第一時間撥打銀行官網客服電話、 當地派出所電話或110報警電話進行求證或舉報。
?。◤埣铱谕韴笥浾邉鳎?/p>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